同盟体育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头条

文章内容

体育赛事商业化研究_体育赛事商业化研究报告

tamoadmin 2024-07-11
1.体育商业化,会产生哪些影响?2.国内体育实现商业化会有哪些作用呢?3.电竞的发展趋势?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资源整合。1、体育赛事的商业化:随着体育赛事的商业化

1.体育商业化,会产生哪些影响?

2.国内体育实现商业化会有哪些作用呢?

3.电竞的发展趋势?

体育赛事商业化研究_体育赛事商业化研究报告

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资源整合。

1、体育赛事的商业化:随着体育赛事的商业化发展,赛事组织者需要寻找更多的赞助商和合作伙伴来支持赛事。

2、资源整合:第三方赛事组织者能够整合更多的资源,包括场地、设备、人员等,为赛事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体育商业化,会产生哪些影响?

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国内学者在研究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时大多认为,“九五”期间在宏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旺的经济环境中,体育消费持续火爆,体育市场日渐繁荣,整个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都有了快速的提高。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

当今,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大有成为支柱产业之势。我国尽管没有体育产业产值的官方统计数据,但群众对健身、竞技观赏和体育用品的消费需求愈来愈旺,不同所有制的各类经济法人纷纷投资体育产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作用,并表现出极大的增长潜力。

2、体育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其他行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开始显现

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形成和发展,不仅拓展了第三产业的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起到了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同时,体育产业是一个上游产业,它既能带动和促进第二产业中的一些相关行业的发展,也能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中一部分行业的快速发展,所以,对整个国民经济总量扩张和结构改善都有一定作用。

3、体育产业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有独特作用

国家经济是否真正有了发展,除了要看GDP能否保持持续增长外,还要看就业率的高低。同样,判断一项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除了要看这项产业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还要看这项产业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作用的大小。我国体育产业尽管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在体育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这项产业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起到的独特作用,已被政府和社会所关注。

4、国民素质生活质量

在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国民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升,除了表现在它对经济总量、结构和就业三个方面的独特作用外,还表现在它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行业。 体育产业能否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一项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至少应符合三个条件:

一是不在传统行业之列,或虽属传统行业但以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

二是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全社会新的消费热点,投资者踊跃,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三是能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并能拉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从理论上讲,体育产业具有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潜质。 体育市场分类有多种标准。从逻辑关系上看,消费决定市场。体育消费有体育物质产品的消费和体育服务产品的消费两类,体育市场由此也可以分为体育物质产品市场和体育服务产品市场两类,其中后者又可以细分为7种市场,即健身市场、竞赛表演市场、体育中介市场、体育旅游市场、体育媒体市场、体育市场、体育保险市场。

关于我国体育市场发展的重点,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应把体育用品市场、健身市场、竞赛表演市场和体育中介市场作为重点。在体育市场发展路径选择上,则认为应坚持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为先导、以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带为重点,走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道路。 主流看法是,“入世”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主要在体育用品业、健身业和体育中介三个领域。我国体育用品业是一个出口很大的行业,1998年通过海关直接出口的体育用品达45.98亿美元,其中仅足、篮、排三大球的出口就达8011万美元。从有利的一面看,“入世”后,进口配额将会被取消,其他贸易壁垒也将被打破,给我们的体育用品企业全力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入世”给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带来的挑战主要是:国际著名的体育用品公司将会在更大的规模上进军中国市场。它们会利用多种投资方式,大举实行品牌替代,控股控市,把更多的国内体育企业纳入它们全球化经营战略。应对这一挑战,国内体育用品业必须走大资本、大市场发展道路。优势企业一方面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兼并、收购、联合、重组,扩充资本,组建企业集团;另一方面要切实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抢占高档体育用品市场,并利用国内企业对国内市场和消费者心理熟悉的优势,进一步拓展中低档体育用品市场。

健身业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前景看好。加入WTO后,服务贸易的全球化进程会进一步加快,发达国家跨国经营的健身公司也会进军中国市场。这些大公司拥有资本、经营方面的双重优势,一旦它们进入中国市场,国内规模小、经营水平低的同类企业将很难与之抗衡。

体育中介像IMG和ISL这样的世界著名跨国体育经纪公司已经在我国立足,并形成一定的垄断。“入世”以后,体育中介市场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虽然国外体育经纪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赛事的商业价值,有利于体育无形资产的深度开发,但是,一旦市场被完全垄断,我们就会受制于人,甚至丧失部分项目的自主发展权。 2008年奥运会,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全方位的积极影响,更给中国体育产业腾飞安装了一个助推器。我们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中国的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近几届奥运会主办国家都把加速发展本国体育产业作为奥运经济的重要政策目标。体育产业的历史还不到百年,但其发展速度却远远超过其他产业。全世界体育产业的产值在4000亿元左右。

奥运经济是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期间,以及奥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内,利用奥运会创造的商机,借势发展本地区经济的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直接为举办奥运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如比赛场馆及设施的投资拉动等;二是围绕开发奥运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如奥运会市场开发的各项内容;三是主办城市借奥运契机,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城市建设的各种经济活动。从本质上看,奥运经济是由注意力资源的相对集中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的一种阶段性加速发展的经济现象。如果这种注意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将对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韩国借1988年奥运会良机推动经济超高速发展,1981年至1988年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到12.4%,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的转变,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体育运动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在各国政府和国际、国内体育组织为体育运动社会化和产业化所采取的积极政策的推动下,体育产业也随之迅速扩大,并拉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从世界范围看,一些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人民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美国一场NBA篮球赛的平均票价是60美元,一场比赛的平均观众是两万人,这样每场比赛的票房收入可以达到120万美元,一个赛季每个队最少要打80场比赛,收入是9600万美元。相对而言,中国的体育产业才刚刚起步。

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巨大。奥运会有助于解决体育市场开放不够以及运作不规范等问题。从奥运经济本身的运行规律来看,一方面,奥运会将为国内企业提供多种参与体育营销的选择机会,其中包括适合具备相当实力的国际顶级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的赞助计划,另一方面,以往举办奥运会的经验表明,所谓奥运后期出现的“低谷效应”,克服的关键在于通过举办奥运会发展起本国的体育产业,扩大国内体育消费品的有效供给。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角度看,奥运会的经济影响是一种需求冲击,即奥运会引发对基础设施、旅游出口、电视音像出品、商业贸易等需求的变化,通过直接效应和乘数效应影响主办地的产出、收入和就业水平。不过,这种冲击是短暂的,尤其是会在奥运举行期间集中爆发,形成需求的“峰聚效应”。

自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运作模式做出重大改革,引进了商业化运作机制,制定了全球营销策略,最大限度地开发其经济价值,使依托于奥运会而产生的奥运经济成为一个全球经济系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指出,仅北京市的奥运投资就达2800亿元,其中64%用于基础建设。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预计,北京奥运经济在未来的几年里,投产和消费市场的总需求将超过30000亿元人民币。奥运会所带来的经济冲击(投资、消费、出口、政府债务等)能够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和产出需求,从而促进国内就业和国民收入在数量上(而不是长期增长率)的增加。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年产值仅占GDP的0.2%,而在欧美国家这一比例是1%—3%;在世界上体育产业最发达的美国,这一比例是4%。从整体上讲,我国的体育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发育不平衡,整体水平相当低。奥运对北京、对中国的经济贡献很难估量:一方面是每年0.3%的经济拉动,一方面是文化与观众的交流与融合,我们应在国家加入世贸组织、体育产业全球化,以及北京即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激发体育投资热情的背景下,协调有关部门,制定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加快体育产业发展。 很多相信“体育经济”的人说,举办大型体育活动,会带来无限商机。“商机”究竟有多大姑且不论,只要是从“商机”的角度来看问题,就已经是思想的进步了。

为什么?因为做任何事情都要付代价,大手大脚总是不太好。若家里锅碗瓢盆本来就一应俱全,那么想张罗一桌饭菜,并在食客支付的餐费里捞点油水,那很容易;但若家当简陋,一切都得重新购置,那么想靠一顿饭把投资成本赚回来,就比较难。所以“在商言商”的原则是可取的,那就是反复盘算:“要追加多少投入,才能额外增加多少收入?”

遗憾的是,许多人大谈特谈“体育经济”,他们中不少人是“破窗理论”的追随者。“破窗理论”是这么说的:一个顽童,打破了邻居的窗户,邻居就得更换新的窗户,于是带动了玻璃工人和木匠就业,而他们又进一步带动了更多原材料提供者就业,整个社会便得以欣欣向荣,所以,顽童打破窗户是有益于经济发展的,云云。

这套推理错得厉害,连目不识丁的大妈也知道那是错的。但错在哪里呢?它忘记了“世界上的资源总是稀缺的”!

是的,如果顽童不打破窗户,那么玻璃工人和木匠就会失业;但失业只是暂时的。记住:正因为资源总是稀缺的,所以工作总是充分的!暂时失业的玻璃工人和木匠,一旦调整了心态,改变了对自我评价,他们就会马上接受新的工作,为社会提供“窗户”以外的商品和服务。

这样,社会上就不仅保留了“窗户”这种商品,而且还添加了其他的新商品。我们无法指出新商品具体是什么,但可以肯定新商品一定会出现。相反,如果纵容顽童不断砸烂窗户,那么世界上的稀缺资源,就不得不用来生产本来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窗户”,而其他本来会出现的商品就无法面市了。显然,顽童砸烂窗户是破坏,不是建设。

“破窗理论”错得这么离谱,却依然非常流行,这恐怕要归功于一知半解的经济学家。他们炮制的“鼓励消费理论”、“假日经济理论”、“拉动需求理论”,都是半个世纪前“破窗理论”的翻版。照他们的逻辑,只要铺张浪费,或者以逸待劳,每星期多放几天假,每年多搞几场体育赛事,经济发展仿佛就会如虎添翼。

这些理论,为不恰当的经济政策鸣锣开道,导致了社会财富的严重浪费。我们断定那是社会财富的浪费,只是凭一点,即人们“本来”并不是那样选择的。人们“本来”并不想提前消费那么多实物,他们“本来”是想增加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的,所以,鼓励或强迫消费就是浪费;人们“本来”是不想休息那么长时间的,他们“本来”想要多干活以提高货币收入,所以,鼓励或强迫他们休假和旅游就是浪费。

我们不能肯定一件体育赛事在具体的商业运作上是否成功,因为那要在事后,经过细致的成本—收益分析才能知晓,但我们可以指出,那些认为只要举办一场体育赛事,就能带来无限商机,就能使一国的GDP增加多少个百分点的说法是靠不住的。

不要以为硬性“创造需求”和“创造就业”可以振兴经济。“体育经济”鼓励人们举办更多的体育赛事以发展经济,“假日经济”鼓励人们放长假和旅游以刺激经济增长,这就像“破窗理论”鼓励顽童打破更多人家的窗户以刺激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和增加就业一样。

国内体育实现商业化会有哪些作用呢?

体育是全民运动的模范,在校园的调查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大的下降。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学校开展了很多相关的体育竞技运动,大大的增强了学生的体力。运动给全运会增添了色彩,对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福音,这就是给国家争了光。

体育商业化,是当今大势所趋。如果体育与商业绝缘,至少有三个方面是倒退的,一是观众,二是经济,三是人才。

我们看到的竞技体育的运作过程,正在向商业化方向。如:李娜就是单飞的成功。有一个团队在运作她的商业比赛,水准也非常高。

我们的体育还是全民体制中,与国家队有商业结缘的,只是一些赞助形式上的合作。商业参与体育的合作并未深化。

亚运赞助商风波,使商业化的合作吸引眼球,这只是个别事件。竞技场上的各种各样的广告,也是观众的一部分,组织啦啦队,也是商业机构的操作,会让赛场事活跃,广告商也更卖力。这些都是好事情。

市场经济,商业化竞技体育是必然趋势,运动员是一种职业,在其有效的竞技年龄阶段,获取更多的收益是所有竞技者的意愿。而商业化可以弥补体育经费不足和竞技者的更多收益。既解决了体育事业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竞技者的潜能。完善商业化竞技体育制度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该上升到法律层面的要纳入法律范畴。正如孙杨领奖风波的问题,安踏可以通按照协议诉诸法律,直接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有失风度,也不利于运动员的比赛。没有按程序办事的结果也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如果国家队和运动员之间的约定没有法律效力,那么会惹来诽谤他人的法律官司。在我看来什么是国家荣誉,什么才是大义,值得国人深思。

电竞的发展趋势?

国内体育商业化可以激发大量的运动员对体育目标的追求,更多的人会受到财富的驱使想要取得冠军亚军,和季军,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对体育运动的竞争追求。

运动商业化也可以使得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现会更加精彩,会更加追求完美,这样运动员能够一心一意地去把他们的事业做好。

体育运动商业化可以实现资源的向体育事业的最有效分配,可以培养出一系列的运动明星,通过这些明星去给国民带来良好的运动导向的作用,使得整个国家的体育事业向热火朝天的地步发展。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整个国家的体育运动指数,可以间接提升经济发展指数以及国民的幸福感指数。国民在运动之后,总是能够获得,一种经历了付出之后获得身体健康上的回报的这一种幸福感,这是用财富无法买来的。

因此,提倡体育产业商业化,可以让整个社会都对体育事业进行有效地承认,让体育事业获得他应有的地位,得到最中肯的评价。

这样说来,提示作为一个国家的各项重大事业中的一项,从国民的健康指数息息相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将体育事业进行商业化,可以进行市场上的自由角逐,尽可能给体育事业带来足额的回报。

国内如果能够顺利地推行体育事业商业化,也许一定程度上就能同西方的事业进行接轨,要知道,在西方的打篮球,踢足球,他的报酬都是非常高的,因此,他们从事这方面的运动员的数量是非常多的,质量也是非常高的。

他们总是能够带来让观众觉得精彩绝伦的赛事,这使得整个社会的体育运动项目发展都实现了良性的发展,可以使得体育运动展现出它应有的魅力。

电子竞技行业高速发展 电竞赛事商业化价值凸显

电竞赛事商业价值逐渐凸显

《英雄联盟》诞生以来,中国战队首次站上全球总决赛冠军领奖台。11月3日,2018《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以下简称“S8”)中,中国战队IG的夺冠引起众多玩家的热议,而S8背后越来越多的赞助商身影,则证明着电竞赛事的商业价值。

《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由拳头游戏主办,是所有《英雄联盟》比赛项目中最高水平以及最具含金量的比赛,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S1-S8共8届比赛。在本届比赛中,由于电竞行业不断发展并持续产生较高的热度,不少资本也瞄向这一领域,并通过赞助的方式以期获得更好的营销价值。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此次S8共吸引约50家赞助商,赞助方式不仅涵盖单纯赞助赛事衍生,还包括赞助相关俱乐部及其队员。其中,参加本届赛事的3家俱乐部RNG、EDG和IG分别有11家、7家和3家赞助商,而RNG的选手Uzi则在赛事期间被耐克宣布为代言人。

中国电竞产业依然处于高速发展期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电子竞技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中国电子竞技市场规模突破770亿元,达到了772.8亿元。预计2018年中国电子竞技市场规模将突破880亿元,两年内预计净增350亿元。其中电竞产业的主要收入仍来自于游戏收入,占比达到93%。

其中电竞赛事市场规模10.6亿元,占比1.2%。对比传统的体育赛事占比,电竞赛事收入占电竞产业比例偏低,依然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随着头部电竞赛事的影响力已经比肩传统体育赛事,热门电竞赛事数量不断增加,电竞赛事商业化进度加速,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

中国电竞用户发展空间巨大

过去三年内,中国电竞用户增长率持续保持在20%以上,用户规模增长超过一亿人。主要原因,一是游戏企业对于电子竞技游戏的倾向性增强,电竞赛事的数量增加,影响力逐渐提升;二是英雄联盟世界总决赛等诸多头部电竞赛事在中国的举办,助力中国电竞用户规模迅速增长。在中国电竞覆盖的人群规模接近五亿人,这些都是潜在的电竞用户群体,电竞用户规模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在过去三年,中国电竞用户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预计2018年中国电竞用户规模将达到4.3亿人。

电子竞技游戏发展状况:中国电竞游戏市场发展迅速,收入超700亿元

在电子竞技产业链中,电子竞技游戏是核心。一方面,电子竞技游戏是经济效益最高的一个部分。2017年,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

收入超过700亿元,并在过去的几年期间保持快速增长,未来受“STEAM中国”推出等因素影响,预计收入将有机会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

电子竞技游戏也占据着整个产业链上游,既能衍生出爆款赛事,赛事同样也需要游戏产品的授权。

电子竞技赛事商业化价值分析

1、单个赛事的影响力媲美传统体育。电竞赛事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且用户活跃度高,部分头部电竞游戏中的单个赛事影响力已经能够赶超传统体育赛事。以刚刚结束的英雄联盟季中赛为例,该赛事在社交媒体表现、视频播放情况、观众规模三方面的表现均接近或者比肩NBA。影响力是赛事商业价值的基础,电子竞技赛事影响力媲美传统体育赛事,有利于其未来的商业化及提升电子竞技赛事市场规模。

2、全年热门电竞赛事超过500项。其中热门电竞赛事已经超过500项。随着电竞游戏数目增加,电竞用户规模的提升,预计未来电竞赛事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赛事是电竞的基础,赛事基数的增加不仅能直接提升电竞市场规模,更有利于从不同途径探索电竞赛事商业化,进而加速电竞赛事市场的成熟。

电子竞技赛事商业化障碍分析

1、未能通过电视等主流媒体传播阻碍电竞赛事的商业化。在电竞赛事商业化众多阻碍中,未能通过电视等主流媒体传播是重要的一项。这不仅直接影响了电竞赛事转播授权方面的收入,同时,对

电竞赛事的传播也带来不利影响。

目前,国内游戏及相关节目无法通过开路电视渠道传播,而数字收费频道和机顶盒推广缓慢,影响力不

足。电竞赛事在国内主要传播渠道为直播平台,但这些平台本身存在不少弊端,包括用户覆盖面、直播市场乱象等。传播渠道受限这一特

征将影响电竞赛事商业化,降低其商业价值。

与此同时,在海外部分国家,电视转播成为电子竞技在海外快速发展的主要依托,通过主流媒

体传播的电竞赛事受众范围大,获得的关注度高,加上赛事制作精良,使得其赛事商业价值高于国内。因此,探索发展覆盖面更广的电视

转播,对于中国电子竞技赛事商业化进程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