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体育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头条

文章内容

奥运三问指的是什么_奥运三问指的是什么

tamoadmin 2024-06-23
1.奥运三问的介绍2.这是酒业第一个“金牌”3.揭秘百年"奥运三问"究竟是怎么提出的4."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这句话谁提出来的?5.奥运三问的回答第二问6.

1.奥运三问的介绍

2.这是酒业第一个“金牌”

3.揭秘百年"奥运三问"究竟是怎么提出的

4."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这句话谁提出来的?

5.奥运三问的回答第二问

6.为什么我们国家一百年才举行一次奥运会

奥运三问指的是什么_奥运三问指的是什么

上个世纪初,一些中国学生投书《天津青年》杂志,发出了“奥运三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经历百年的不断追求,这三个问题全部有了答案,中华民族的奥运梦想终于实现。 这启示我们大力发展国家的生产力和科技创新,强化综合国力,才能屹立于民族之林,只有艰苦奋斗才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只有自立自强才能充分发挥出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奥运三问的介绍

1990年,邓小平在亚运会主场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参观时,突然问陪同他参观的国家体委和北京市领导:“办了亚运会,还要办奥运会,举办奥运会对振奋民族精神、振兴经济都有好处,你们下决心了没有?”

1991年2月,中国开始了首次申办奥运的历程,但结局是北京以2票惜败。1999年11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向中国奥委会递交了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第二次申办奥运的大幕正式拉开。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正式开幕,在这次会上,中国终于圆了自己的奥运梦。北京将于2008年举办第29届奥运会。

至此100年前《天津青年》的“奥运三问”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答案。

这是酒业第一个“金牌”

奥运三问是1908年,第6届田径运动会举行闭幕式时,在中国的体育事业还没有立足之地的年代,一批受到“奥运”这一新事物强烈冲击的爱国青年,向社会,向国家,也是向所有人发出的疑问。爱国体育人士刘长春,第一枚金牌获得者许海峰,2008年的北京,各自用震人心肺的方式完美回答了“奥运三问”。

揭秘百年"奥运三问"究竟是怎么提出的

文 醉美团队

8月8日,东京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以38枚金牌、32枚银牌和18枚铜牌的成绩圆满收官。

在过去的半个月多里,中国 体育 健儿积极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 体育 精神,爱国拼搏,勇往直前,展现了中国健儿们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风貌。

8月8日,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苏炳添高举五星红旗入场(人民日报 崔萌摄)

当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中国速度,成为闯入男子百米决赛中国第一人时,曾经的飞人刘翔,在自己的微博上为苏炳添加油:“决赛请大家把好运借他一点。”

这是一种传承。

苏炳添说:“我第一次突破10秒大关的时候,翔哥也在现场。”

一次次突破不可能,一次次刷新“中国速度”,从刘翔到苏炳添、从张怡宁到孙颖莎、从马龙到樊振东,中国 体育 世界里的传承一直在延续。这是一种拼搏精神,这种精神在百年的奥运 历史 随处可见,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也是始终如一。

与百年万国运动会(奥运会前身) 历史 同行的,还有百年的万国博览会,而正是在后者这场世界竞赛中,以汾酒为代表,中国白酒赢得了第一块“金牌”——甲等大奖章。

百年前的那块“金牌”

属于中国白酒

今年的奥运,很多人在谈论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

时间回到1907年,著名教育家、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在第五届天津学校联合运动会上,做了题为“雅典的奥运会”的演讲,首次提出“我国也应立即成立奥林匹克代表队”,争取早日参加奥运会。

后来,在1910年7月17日的《申报》刊登出题为《中国运动大会之先声》的通告书,提出了三个振聋发聩的问题:

《中国运动大会之先声》

“试问中国何时能派代表赴万国运动大会?何时能于万国运动大会时独得锦标?又何时能使万国运动大会举行于中土?”

这三个问题,后来被称为“奥运三问”。

而回答这三问,中国 体育 花了近百年。

刘长春

1932年,刘长春身为唯一的中国运动员,坐了22天船奔赴美国洛杉矶,参加了第十届奥运会,向世界回答了“第一问”:奥运会,中国人来了。

但也许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尽管这个“万国奥运会”直到1932年才有中国代表参加,但是在1915年在巴拿马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以汾酒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就已经名扬海外。

佳酿之誉,宇内交驰

“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愿君奋勇向前,愿来日我等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据说,这是当年刘长春出征时,报纸上的一段文字,最近也在网上反复刷屏:刘长春的单刀赴会,为战火中的中国,带来了一束光亮。

因为,他以一己之力照亮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在刘长春去世的第二年,年,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赢下了第一块奥运金牌。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1915年,山西杏花村汾酒远渡重洋,成为唯一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大奖章的白酒品牌。汾酒的此次获奖,代表着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步伐再进一步。

1917年杏花村《申明亭酒泉记》记其事云:“……巴拿马赛会航海七万里而遥,陈列其间冠绝岛国,得邀金牌之奖。于是汾酒之名,不惟渐被于东西亚欧,并且暨讫于南北美洲矣。”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大奖章

《并州新报》以“佳酿之誉,宇内交驰,为国货吐一口不平之气”之醒题,向国人欢呼曰:老白汾大放异彩于南北美洲,巴拿马赛一鸣惊人。

同“奥运第一人”刘长春一样,汾酒也是“世界第一等”,让中国白酒开始在世界舞台昂头向前。

百年前,当那艘载着汾酒的货船从上海港口缓缓驶离的时候,汾酒大掌柜杨得龄期盼的,是一条中国白酒名扬世界的出海之路。

而今,百年之后,在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的带领下,以“改革汾酒”为契机,以“文化汾酒”为指引,汾酒已经开始了新的国际化征程。

"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这句话谁提出来的?

目前流传最广的说法是,1908年一本名为《天津青年》的杂志登出了“奥运三问”,这本杂志是在中国最早推广竞技体育的基督教天津青年会出版的。

查询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全年的《Tiantsin Young Men》,5月出刊的一期有题为《竞技体育》(图1)的英文文章。通篇的英文内容里只有一个问题,直译过来意思就是:“何时中国能产生有水平的运动员,能够在如此重要的国际盛会上赢得第一名呢?”

为探寻“中国奥林匹克源头”,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对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安德森图书馆基督教青年会档案馆保存的历史文献进行集中查询,查到了以下文献:1908年前后在私立第一中学堂任教,同时担任天津青年会干事的美国人饶伯森(图2),在1908年9月30日的英文年度报告里第一次提到了“三个口号”:

中国什么时候在奥运会上赢得一席之地?中国什么时候派一支能赢的队伍?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会?

但是很显然,这“三个口号”的前两个与“奥运三问”前两问有本质区别,而且是美国人以英语提出,显然不能说是中国人的“奥运三问”。值得注意的是,原来就是这个版本的英文三个口号里的“第二问”,悄悄演化成为了前述另一版本。

“三问”起源依旧成谜。

其实,最早的中文“奥运三问”,其实见诸于1910年7月中旬,第一次全国运动会在南京举办前三个多月时,组织运动会的人士发出的一份通告书。

这份刊登在1910年7月17日《申报》上的通告书之中,提到“泰西各国每四年必举行万国运动大会,各国均派代表预赛。唯中国未与其列,可耻孰甚?”接下来一口气提出了三个问题:

“试问中国何时能派代表赴万国运动大会?何时能于万国运动大会时独得锦标?又何时能使万国运动大会举行于中土?”

奥运三问的回答第二问

不是谁提出的,是在一家天津的报纸上出现的。

什么时候中国能派出一位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去奥运会?什么时候中国能派出一支成绩优秀的运动队去奥运会?什么时候中国能邀请世界各国到北京来举行奥运会并代替在雅典举行?这就是体育史著名的“奥运三问”。

这三条口号诞生于1908年,是奥林匹克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标志性问题。而最后一问竟然在事隔整整百年后成为现实。

中国北方的奥林匹亚

当第二届奥运会在法国巴黎举办的时候,中国正在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八国联军侵华,京津地区处于一片火海之中。

如果说近代中国,哪个城市接触到西方先进文明最多,也最快,那么只有两个城市可以一决高下———天津和上海,但是在体育方面,天津更胜一筹。在首届奥运会举办的前一年,基督教青年会就将篮球运动带到天津,这是篮球传入中国的开始。

在当年的旧报纸上,可以读到天津的体育组织保罗万象,网球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等等,一些在西方国家盛行的体育运动,已经悄然出现在天津———这个中国北方最大的通商口岸。

天津大学前身叫北洋大学,创办于1895年。1898年,北洋大学举办了首届学校运动会,这是中国近代学校体育运动的首例。此后,校际运动会也在天津逐步开展。到了1902年,由天津青年会正式组织了天津学校运动会,比赛的项目则与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别无二致。

天津是近代中国举办城市运动会的先驱。当这个运动会即将拉开帷幕时,《京津泰晤士报》的记者给予了热情的报道,盛赞天津举办这样的体育运动会,是奥林匹克运动传播到中国的一个火种,堪称中国北方的奥林匹亚。

为什么我们国家一百年才举行一次奥运会

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在奥运会开赛的第一天,26岁的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这个曾经做过赤脚医生和供销社售货员的人,以566环的成绩,摘取了洛杉矶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这是中国的第一枚奥运金牌,是“零的突破”。

在天津学生提出“奥运三问”的76年以后,新中国回答了第2个问题,“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金牌?”

因为中国期盼了百年 上个世纪初,一些中国学生投书《天津青年》杂志,发出了“奥运三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经历百年的不断追求,这三个问题全部有了答案,中华民族的奥运梦想终于实现。 张伯苓 奥运举办日,就是中华腾飞时 1909年春天,刚刚从欧洲考察归来的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回到天津,在一个田径运动会发奖仪式上,他用幻灯机给大学生们放映了第4届奥运会的照片。 “奥林匹克”这个名词在那时已开始在中国流传。《万国公报》预告了1900年第2届巴黎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中国对奥林匹克最早的记载。 张伯苓将这一新生事物视为希望,他决定投身教育,去锻造国人精神;推广体育,来强壮国人体魄。他在天津创办了南开大学,并预言,“奥运举办之日,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 1905年5月28日清晨,当钟声响起,京都大学堂的举人和贡生列队集合,他们放弃了丝绸袍褂,穿上统一的棉布运动服,白色短衫,裤脚扎紧。这次运动会开了中国高校运动会的先河。 从这张日程表上,我们可以看到比赛的项目很多,有100米跑、跳高、跳远和投掷等项目。这次运动会成为当时京城社交圈里的盛事,各国大使及夫人和各国报馆的记者也观看了比赛。 1910年10月的南京,另一次学校间开展的大型运动会出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在跳高比赛中,华北选手孙宝信身体2次越过了横杆,但头上辫子2次将横杆碰落,气得裁判大叫:“割去头上的辫子!”许多运动员也都跟着高呼:“割辫子!” 就在这次运动会举办的一年后,千年帝制便随着清王朝的轰然崩溃,走到了终点。 刘长春 中国奥运第一人 1913年2月,张伯苓和菲律宾体育协会、日本青年会共同发起组织了远东业余运动协会和远东运动会,这也是第一个得到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区域性国际体育组织和赛事,曾被称为“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它和西亚运动会一起成为亚运会的雏形。然而,在那个年代,救亡图存是中华民族的头等大事,中国的奥运之路也显得异常坎坷。 刘长春,中国奥运第一人,上世纪30年代最著名的短跑运动员,他充满曲折的奥运之旅,便是这段历史的最佳见证。 1931年9月18日之后,日本关东军多次威逼利诱刘长春,连续5次刊载虚假消息,妄称刘长春将代表所谓“满洲国”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刘长春愤然疾呼,公开声明将以中国运动员身份参赛。中国体育组织急电国际奥委会为刘长春报名。张学良慷慨捐献8000银元,资助刘长春上路。 1932年7月30日,仅有6人临时组成的中国代表队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刘长春作为唯一的参赛选手,手擎国旗走在最前面。当时的美国媒体写道:刘长春,中国4亿人的唯一代表。 开幕式第2天,刘长春站在100米短跑预赛起跑线前。他身着“上白下黑”运动短装,这象征着已经沦陷的“白山黑水”,借以表达不忘国耻家仇。 遗憾的是,由于旅途劳顿,刘长春放弃了400米跑;在100米、200米预赛中,分别获得第五名和第六名。然而,历史却把这一瞬间永远定格。 天津青年提出的“奥运三问”中的第一问有了一个答案。 许海峰 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年,当第23届奥运圣火在大洋彼岸美国洛杉矶点燃时,洛杉矶这座天使之城,成为所有中国人圆梦的地方。 7月29日,奥运会开赛的第一天,26岁的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走进男子自选手枪慢射项目赛场。媒体并没有关注这个中国人,这个曾经做过赤脚医生和供销社售货员的人,从开始正式参加射击比赛到进入奥运赛场只有两年零1个月。 60发子弹,打出566环,他战胜各国强手,摘取洛杉矶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许海峰 比赛时从第一枪到最后一枪共用了2个多小时,但是却浓缩了中国人近一个世纪的奥运梦想。 这是中国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在许海峰登上颁奖台的时候,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奥运赛场升起。这一刻,多少中国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人们记住了“零的突破”这4个字。 许海峰之前,现代奥运已经有88年的历史,颁发了2500多枚金牌,没有一枚属于中国人。 在天津学生提出“奥运三问”的76年以后,新中国回答了“奥运三问”的第二个问题,“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金牌?” 从洛杉矶奥运会之后,中国连续参加了汉城、巴塞罗那、亚特兰大、悉尼、雅典五届夏季奥运会,共夺取112枚金牌。这每一枚金牌的背后,都凝聚着中国人的梦想、中国人的渴望和不屈不挠奋勇争先的斗志。 1979年10月25日 重返奥林匹克 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但当中国接到该届奥运会组委会的邀请电时,距开幕式已不到一天。 荣高棠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周恩来总理对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作出指示,“一定要去,只要五星红旗能在奥运会的赛场升起,这就是胜利。” 紧急组成的40人代表团赶到赫尔辛基时,比赛接近尾声,只有吴传玉赶上了第二天举行的男子100米仰泳预赛,但由于旅途疲劳和时差影响,吴传玉未能进入决赛。代表团团长荣高棠说:“虽然我们来迟了,但我们终究来到了。我们带来的是和平的愿望和友情。” 1958年,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中断。1977年9月,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应邀访问中国,他认为:“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不能参加奥运会是一种反常现象。” 1979年10月25日,中国重返奥林匹克之门在日本名古屋打开了。国际奥委会以62票赞成、17票反对、2票弃权,通过了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决议。 1980年2月,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美国普莱西德湖第13届冬奥会。这是中国阔别26年后的第一次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 2001年7月13日 中国赢了 1990年,第11届亚运会成功在北京举办后,亚运组委会的主要工作班底立即转而开始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筹备,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展开。 1991年2月,中国开始了首次申办奥运的历程,但结局异常惊心,北京2票惜败。 1999年11月25日,北京市政府向中国奥委会递交了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第二次申办奥运的大幕正式拉开。 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正式开幕。经过漫长的期待,决定命运的时刻终于到了,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的华人来讲,这是一个不眠之夜。 北京时间晚上7时10分,北京申奥代表团第4个出场进行申奥陈述。北京时间晚上10时10分,萨马兰奇走上了主席台…… 北京成功了!中国赢了! 92年前天津青年的“奥运三问”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答案。奥运的回声穿越百年,中国人的梦想终于实现。 奥运奖牌 需13公斤黄金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奖牌制作的总数将超过5万枚,需要13公斤黄金、1.3吨白银和6.9吨铜。生产好的奖牌将在明年6月前正式交付给北京奥组委。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奖牌赞助商必和必拓公司奥运项目中国区总监白凯睿14日在参加了北京残奥会奖牌发布仪式后说,北京奥运会需要制作1000枚金牌、1000枚银牌、1000枚铜牌,北京残奥会需要制作的金银铜牌数量也同样如此。另外,根据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的需要,还要为北京奥运会制作4万余枚纪念奖牌,为北京残奥会制作1万余枚纪念奖牌。 白凯睿说,必和必拓公司已选定从在澳大利亚和智利所拥有的矿山中采出的优质材料,用于制作奥运会奖牌。这些原材料运抵中国冶炼出金属后,将送往上海制作出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奖牌。(新华) 奥运菜品 西餐将占七成 11月12日,北京奥运会新闻宣传工作协调小组和北京奥运会新闻中心联合组织60余家境内外媒体的100多位记者,参观了国家质检总局视频监控中心、北京检验检疫局检测中心,并对北京华都肉鸡公司和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鹏程食品分公司两个奥运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现场采访。 虽然美味的中餐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菜品供应仍将以西餐为主。 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部长李庆透露,北京奥运菜品供应中西餐占70%,中餐及其他类占30%。一批实力雄厚、服务水平优良、管理严格的企业已经被确定为奥运会期间餐饮供应商。奥运菜单将充分考虑各国运动员和媒体人员不同文化背景、饮食习惯、就餐方式和行为方式,设计配备世界不同风格的菜品以满足运动员和媒体人员的食物需求。北京奥运会的菜单还将精选中国特色菜品,努力使中国菜品成为奥运餐饮亮点。(新华)